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康熙与苏麻喇姑和康熙与苏麻喇姑爱情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康熙与苏麻喇姑以及康熙与苏麻喇姑爱情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孝庄太后屈尊来到索尼府上,为康熙皇帝求婚,要迎娶首辅大臣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为皇后。原因也有二:首先赫舍里氏自身条件就不错,有着母仪天下的潜质,聪慧漂亮,贤良孝顺,将来一定是位好皇后。
最重要的是,此时康熙并没有亲政,掌握大权的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辅政大臣,而鳌拜最为嚣张跋扈,夺位之势剑拔弩张。如果康熙娶了赫舍里氏,两家利益捆绑,年轻的康熙可以借助索尼的声望和实力来对抗鳌拜。
年轻气盛,又贵为天子的康熙要通过“交易式”的婚姻,寻找靠山,来巩固自己的权力,而且,康熙和赫舍里氏,从来没有见过面,强扭在一起的两个人,完全没有感情基础,心里又有着利益交换的感觉存在,这样的“包办婚姻”放在我们平民老百姓身上都是排斥和抵触的,何况是青春叛逆期的康熙皇帝。
突然间一个从未谋面的女人,要成为自己最亲密的人,对于康熙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是打击,看见新娘,就如同看见背后的靠山,所以对赫舍里氏的排斥和逃避都是必然。
再说第二点,在康熙心中,如果赫舍里氏是陌生的存在,那么苏麻就是他心里最温柔的角落。苏麻于康熙有救命的恩情,小康熙得了天花,是苏麻救活了命悬一线的小康熙,从此以后,苏麻就陪在了康熙身边,孝庄太后说:
你要像对待自己的亲弟弟一样疼爱,也要像对待主子一样忠诚。
所以苏麻名义上是康熙的侍女,但他是康熙最亲近和最信赖的人,他们是兄弟是姐妹。
而此时的康熙,对苏麻也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康熙久居深宫,见得最多的女人除了孝庄太后,就是苏麻,他们朝夕相处,彼此熟悉,尽管康熙知道他与苏麻之间身份和地位悬殊,但康熙颇有点救命之恩以身相许的意思。
只是苏麻牢记孝庄的嘱咐,固守本分,到最后都是康熙的一厢情愿,苏麻的毫不领情罢了。
康熙在新婚之夜跑到苏麻的住处,宁可看苏麻纳鞋底,也不愿意陪同赫舍里皇后,实际上,这是康熙一厢情愿地来表示安慰。他以为苏麻看到自己结婚,心里会失落难过,所以体贴地来陪伴,其实这是康熙对自己的宽慰和对青春的凭吊。
尽管新婚之夜康熙并没有陪伴赫舍里氏皇后,并且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赫舍里氏都独守空房。但是赫舍里氏最后成功俘获了康熙皇帝的心,最终与康熙皇帝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而她更成为了康熙皇帝一生的挚爱。
没有。因为苏麻自己不肯嫁给康熙。
苏麻自己不肯,因为按照她的出身,她只能当嫔妃中的低等人,其实说穿了还是伺候人。
但为何苏麻不嫁其它人,是因为像苏麻这种从小就赐给康熙的贴身小丫鬟,都是会在成年后自动成为康熙女人的,没人敢和皇帝抢女人!(下面两张图分别是苏麻和康熙)
拓展资料:苏麻喇姑介绍
在清初,真有—位叫苏麻喇姑的蒙古女人。这个女人的出名,不是因为史书的记载和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而是因为近些年来影视剧的热播,《康熙帝国》、《康熙王朝》等将苏麻喇姑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历史人物演绎得神乎其神,以至达到了家喻户晓、孺妇皆知的程度。她一生经历了大清的天命、天聪、崇德、顺治、康熙五朝。她亲眼目睹了大清王朝从开基立业到开创“康熙盛世”的全过程。她是清初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经历者和见证人。从现有的资料推算,她应该比康熙帝大40岁。死后以嫔礼安葬在她的主人孝庄文皇后昭西陵东侧的新城马庄。
参考资料:苏麻喇姑_百度百科
据史料记载,苏麻喇姑是孝庄文皇后的侍女,苏麻喇姑她只是一个普通的蒙古族科尔沁部人,不过出身于贫苦牧民家庭的苏麻喇姑她,却随着孝庄皇后一起进入了后金。所以苏麻喇姑她应该是一生未嫁。根据史书的记载,苏麻喇姑她在崇德元年,甚至还亲自参与设计皇太极的开国冠服。
那么为什么康熙会和苏麻喇姑之间产生深厚的情谊呢?这是因为在康熙幼年的时候,孝庄皇后曾经想帮康熙寻得一个优秀的启蒙老师。而因为苏麻喇姑她十分的好学,并且苏麻喇姑精通蒙古语和满语、还会写满文,所以孝庄皇后就让她亲自去教幼年时的康熙读书写字。所以说,从辈分上来讲,苏麻喇姑是康熙帝的启蒙老师,康熙自然会对苏麻喇姑有着深深的师生之情。
并且在康熙在宫外避痘的时候,是苏麻喇姑精心照料康熙的,所以之后,康熙一直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恩感情。除此以外,苏麻喇姑还是孝庄皇后的挚友,孝庄皇后常常和苏麻喇姑倾诉心事,所以由于奶奶的关系,康熙自然和苏麻喇姑也是感情很深的。
而后来苏麻喇姑她在老了之后又帮养康熙带大了康熙的第十二个儿子爱新觉罗·胤裪,直到在康熙四十四年的九月初七那一天,苏麻喇姑病死于宫内,从此与世长辞。
后来,康熙为了表示自己对苏麻喇姑的尊重以及苏麻喇姑与孝庄皇后之间深厚的友谊,以清朝皇家嫔礼的礼仪为苏麻喇姑举办了丧事,把她和孝庄皇后安葬在了一起。
关于本次康熙与苏麻喇姑和康熙与苏麻喇姑爱情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