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论文
惠州自古以来人文荟萃,近现代史上更是英雄辈出。“惠州三杰”廖仲恺、邓演达、叶挺彪炳史册,励志故事催人奋进。
而在音乐领域,惠州同样历史悠久,英才辈出。大约在2500年前,7件春秋时期的青铜编钟见证了惠州古音乐史。到近现代,廖氏兄弟(廖尚果、廖辅叔)、陈紫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各领风骚,但知之者甚少。
廖尚果(1893—1959)志在经邦济世,却闻名乐坛;廖辅叔(1907—2002)携笔从戎,写下大量抗战歌曲;陈紫(1919—1999)是中国新歌剧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
他们投身乐坛战绩赫赫,是中国现代音乐学界“教父级”人物,为惠州的音乐文化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被誉为“惠州音乐三杰”。
昔人远去,名载史册,经典永恒。一起来认识“惠州音乐三杰”,向他们致敬。
青主(廖尚果)
“青主杯”成惠州响亮的文化名片
(点击标题查看详细报道)
在惠州城区下埔滨江公园,一座青主铜铸雕像矗立中央,这是2011年惠州为纪念青主所建。
青主的人生极具传奇色彩,1893年出生于惠州,17岁进入黄埔陆军小学堂学习,1911年辛亥革命时曾参加潮州战役,1912年远渡德国留学获法学博士,兼学钢琴和作曲理论。回国后,青主投身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参加北伐战争,曾任国民革命第四军政治部少将主任。
1927年,广州起义失败后,青主隐姓埋名,化名“青主”,开始“亡命乐坛”的生活,且成绩斐然。其代表作《大江东去》和《我住长江头》一直传唱至今,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奠定了青主在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的开创性地位。
为纪念青主,2015年,在第六届(惠州)东坡文化节上,惠州首次推出以青主命名的“青主杯”音乐作品征评推介活动,至今已连办八届,每年吸引20多个省市的音乐人参加,已累计征集作品1000多首,获奖作品上百首,成为惠州响亮的音乐文化品牌和文化名片。
“文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遗憾的是,大量优秀作品夭折于制作。”在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曲家杨晓教授看来,目前,“青主杯”征评出大量优秀音乐作品,基本达到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最关键的就在于加大投入实现制作精良,让优秀作品走上表演舞台,走进校园、走近青少年,真正传播开来。
廖辅叔:
歌曲《西风的话》传唱至今
(点击标题查看详细报道)
“你们可记得,池里荷花变莲蓬?花少不愁没颜色,我把树叶都染红……”深秋的惠州,小朋友们又开始哼起了《西风的话》,婉转动听的旋律在听者心头萦绕,久久不能忘。
很多人并不知道,这首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脍炙人口的歌曲,至今仍是幼儿园和小学音乐课的保留曲目,其歌词出自于惠州人廖辅叔之手。廖辅叔是青主的三弟,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学家、音乐教育家、诗词学家和翻译家,乃中国现代音乐学学科奠基人之一。
廖辅叔先生学识渊博,被誉为中央音乐学院的“活字典”,其专著《中国古代音乐史》《萧友梅传》对古代音乐史、近现代音乐史的学科建设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其中《中国古代音乐简史》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进行研究的经典之作,是中国音乐教学大纲的必修课。
从事英文、德文翻译一生,廖辅叔的最高成就当属晚年翻译的《瓦格纳论音乐》。该书近40万字,在他身后才得以出版,惠及后学,成为中国西方音乐史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
廖辅叔虽与故乡的交集甚少,每每得知乡梓亲朋在事业上取得成绩时,便写信表示祝贺与勉励,或赠予诗词条幅以作纪念,还为惠州东坡纪念馆、萼生书屋、惠州第十一小学等文化基地题词题诗,为后人留下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陈紫:
金带街故居引无数游人寻访
(点击标题查看详细报道)
在惠州西湖边上,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金带街,经过“微改造”后焕然一新,隐匿其间的陈紫故居及陈氏祖居引发关注和寻访,中国歌剧泰斗陈紫的故事也为更多人所知。
惠州历史文化丛书之《惠州名人列传》记载,陈紫(1919-1999),惠州府城(今惠州城区桥西)水门路横巷人,1937年考入北平师范大学音乐系,先后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1982年后任中国歌舞剧院副院长、顾问。
陈紫以创作音乐-戏剧体裁为主,为中国歌剧民族化的探索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主要作品有《白毛女》《刘胡兰》《窦娥冤》《韦拔群》等十余部大型歌剧音乐。
陈紫最为显著的成就,当数在1944年至1945年间,参与了歌剧《白毛女》的音乐创作,是曲作者之一。《白毛女》实现诗、歌、舞三者融合,是中国第一部新歌剧,1945年4月在延安首次演出获得成功,在音乐界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影响力,艺术魅力历久弥新。
中国歌剧舞剧院在《陈紫同志生平及歌剧艺术》中评价陈紫为“中国新歌剧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在中国歌剧史上留下了多彩的一页”。
“1995年,惠州排演了改编自巴金小说《家》的歌剧《鸣凤》,陈紫欣然应允担任艺术指导,全程参与歌剧排演,在惠州住了两三个月。”原惠州市文化局局长黄松森说,《鸣凤》由“二代白毛女”扮演者、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李元华执导,在当时获得极大成功,在惠州演出14场,在广州演出2场,场场爆满。
值得期待的是,惠州将策划举办纪念“惠州音乐三杰”系列活动,推进市文化馆融入“惠州音乐三杰”元素提升改造工程,“十四五”期间谋划建设现代音乐广场、现代音乐陈列馆等设施。不久的将来,在惠州追忆“惠州音乐三杰”,我们将有更多的场馆和方式,“惠州音乐三杰”的音乐和精神将照亮更多人。
【记者】糜朝霞
【海报】刘晓娜
【统筹】刘光明宝
【作者】 糜朝霞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中国音乐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