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叫的歌曲叫什么名字
小时候我妈妈从不让我到弄堂里去玩,每当感到无聊寂寞时,我就只能搬一只凳子,爬在窗前看看马路【上海话叫“看野眼”】。只有到下午哥哥,姐姐放学后,才能与他们一起做游戏。造房子和跳橡皮筋都是在天井里玩的游戏,这样的游戏在今天的小区,弄堂里已经基本上看不见了。造房子,先要用玉石笔(那时的小学生都有一块厚铁皮板和一支玉石笔,是在做算术时用来打草稿的)在水泥地上画十来个很大的方格子,这就算是房子,然后由近到远在格子里写上1,2,3,4等数字。玩的时候人站在编号为1的格子外面,背过身体从裤裆里将一串钥匙(也可以用一串别的小物件代替)扔到你要造的房子(格子)里,然后用单腿按序号跳过一个一个相邻的格子(不能踩在线上),一直跳到你的格子里,才可以将另一条腿放下。接着蹲下身体捡起钥匙,转过身子再用单腿一格一格地跳回到起点。这样就算将一座房子造好了。
造房子要从第一间房子(格子)开始,然后按顺序一间一间地造下去,直到最后一间。再倒过来一间一间地造到第一间。如果跳的时候踩到了线,或者把钥匙丢错了地方(格子),就要停下来让别的伙伴按以上规则游戏,直到下一轮轮到你造时,再从你刚才失败的那个格子继续。游戏可以两个人玩,也可以多个人玩。造房子可以锻炼小孩子单腿跳跃【上海话叫艮脚嬷嬷,“艮”音ghen】的能力,此外还可以培养小孩子的好胜心。
跳橡皮筋,是先用许多皮筋串连成长圈(一个圜),绷在两个人的身上,然后由低到高一节一节往上升,每升至一个高度,按规则跳以下一组动作。跳的人先站在两人当中的位置,侧身用一条腿将身边的一根皮筋勾一圈绕在自己的小腿上,再用这条腿去勾另外一条皮筋,勾住了再放开,放开了再去勾,这样反复地跳跃,跳的时候大家还要一起唱歌。歌词好像是”……落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当皮筋在胯部以下的时候,跳起来还很轻松,但当皮筋慢慢地升高时,跳的难度也就慢慢增加。皮筋最高的位置是在肘部伸直举过头顶,这时用单腿去勾皮筋时,必须将腿举得比皮筋还高,所以跳皮筋的人个子越高就越占便宜。跳皮筋游戏有利于女孩子身子长高,我姐姐成人后的个子比较高,这与她喜欢跳橡皮筋有关。在她的启发下,我大约从16岁之后,天天到天井里去跳跃摸高,就是助跑后,单脚起跳,用单手触摸墙壁,使手摸得越高越好,于是在墙壁上留下的一道道刻痕,记录了我身高的变化。
以上“造房子”和跳橡皮筋都是在天井里弄堂里玩的游戏。在房间里玩的最简单的游戏就是“石头,剪刀,布”,【上海人叫“猜东里彩”】。还有一种纸牌游戏叫“癞痢背洋枪”。纸牌上有六种图样:癞痢,洋枪,老虎,小孩,公鸡,蜜蜂。每一种花色可以依次吃掉下一种花色。等谁的纸牌被吃光了,谁就算输了。
所有游戏中最有意思的,也是我们家里玩得最多的“官打捉贼”。需要四个人一起玩,先拿一张白纸,裁成一样大小的四张,然后在每张纸上分别写上:官,打,捉,贼中的一个字。再将纸折好,抛起来,每个人任意取其中一张纸,打开来看过上面写的字(不要给别人看到)。由“捉”的人开始,要求他在另外三人中间猜出哪一个人是“贼”。猜错的话,就由“官”来处罚(决定打几下手心),由“打”的人来打那个“捉”的人;如果 “捉”的人猜对的话,仍然由“官”来处罚, 由“打”的人打那个被捉到“贼”。这个游戏讲起来很复杂,玩起来很简单。这个游戏的设计得很合理,设想如果少一个人玩, “捉”只需在其余两个人中选一人,就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成功概率,所以玩起来就太容易;如果增加为五个人玩(譬如为两个打手),这样“捉”的人就要面对四个人,这样成功的概率就会降低到百分之二十五,同样会使这个游戏的趣味大减。所以我认为设计为四个人是最合理的。别小看这些游戏,虽说是名副其实的“小儿科”,却蕴藏着对幼儿身心教育的大道理。
鸡叫的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