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音乐欣赏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青山工作室
一位银发耄耋老人,一袭灰白色蒙古长袍,一把七十年的四胡,一句句节奏鲜明的蒙古语说唱词句,共同演绎出充满历史沧桑与厚重感的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
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格斯尔文化研究发展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格萨(斯)尔》内蒙古唯一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6岁的金巴扎木苏,正用生动地演出向徒弟传授技艺。
图为金巴扎木苏(左)与徒弟图门乌力吉一同进行《格斯尔》表演。 记者张枨摄
《格萨(斯)尔》与《玛纳斯》《江格尔》并列我国三大古典民族史诗,由蒙古族、藏族等民族共同创造,蒙古族《格斯尔》与藏族《格萨尔》统称为《格萨(斯)尔》,是我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之一。
“巴林《格斯尔》是蒙古族《格斯尔》中的重要一支,具有数百年传统,以口传与书面相结合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讲述格斯尔成为蒙古草原上的大汗,促成各部落和睦相处、共建美好家园的神话故事。”巴林右旗格斯尔文化协会会长孟和吉日嘎拉介绍。由此,作为“中国格斯尔文化之乡”,巴林右旗形成了聚合史诗演述、神话传说、祭祀民俗、歌谣、那达慕、群众文化等为一体的《格斯尔》活态文化系统。
图为金巴扎木苏(右)与徒弟图门乌力吉一同翻阅《格斯尔》相关书籍。 记者张枨摄
长期生活于此的金巴扎木苏,出身于传统说书艺人家庭,口齿伶俐、博闻强记,汉语、蒙古语切换自如,精通乌力格尔、好来宝等各类蒙古族民间说唱与音乐。年轻时,每每看完《三国演义》、《兴唐传》等汉文通俗小说,便将其改编成蒙古语说唱,为牧区群众奉上生动鲜活的演出,广受牧民欢迎。
图为金巴扎木苏老人在巴林右旗格斯尔文化研究发展中心参观《格斯尔》相关展品。 记者 张枨摄
那时牧区娱乐匮乏,每当他到一处表演,牧民就会汇聚一起,多时可达上百人。“草原人民热情好客,若天黑前我赶路没到地方,便会就近找一户蒙古包,为他们讲故事,管吃管住。”老人回忆起过去,满面笑容。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金巴扎木苏将重心转移到蒙古族《格斯尔》的收集、整理与表演上。故事、曲调不全怎么办?老人搜集、翻阅、钻研各类书籍,从中整理归纳出符合艺术要求的故事片段。还有缺失怎么办?他遍访牧区,寻找老艺人、老牧民,将口口相传的曲艺故事记诵下来。
图为金巴扎木苏进行《格斯尔》表演。 记者张枨摄
传承传统的同时,表演更需自身与时代特色。“艺人演出要有个人特点,准确把握‘格斯尔’人物性格特征后,可按照观众需求,符合时代发展与现代生活习惯,适当丰富故事情节、改编演出唱词,发挥自身艺术才能。”老人边说边打起了比方,若观众喜欢逗趣故事,就多讲幽默情节,若观众喜爱惊奇故事,便多些惊险片段……
几十年来,从赤峰到锡林郭勒、从呼伦贝尔到通辽,老人用精湛的技艺将《格斯尔》的故事唱遍了内蒙古,又从内蒙古唱到了全中国。如今,老人已传承并创作43万行诗歌、56首曲调,演唱时长达800多个小时,成为演唱《格斯尔》艺人的杰出代表。他的《格斯尔》演唱所展示的蒙古族词汇之丰富、内容之博大,真正体现出草原独有的人文风格与精神。
“学习《格斯尔》最重要是爱好,只有真喜欢才能学得会、学得好。”在传承技艺方面,老人始终秉承兴趣是第一要义。上世纪90年代起,老人开始不遗余力、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徒弟们,如今,400多名徒弟中已有30多人能够独立演唱十多个小时以上的《格斯尔》了。
图为金巴扎木苏(右)与徒弟图门乌力吉一同翻阅《格斯尔》相关书籍。 记者张枨摄
49岁的图门乌力吉就是其中之一,拥有好来宝说唱基础的他,跟随老人学习十多年,已能演唱《格斯尔》达20多个小时。加之创作能力强,写故事、编情节,他也准备出版一本20万字的《格斯尔》书籍。
图门乌力吉从小爱听《格斯尔》,通过拜师学艺、听课培训、搜集整理、看书学习,他的《格斯尔》表演略有小成,还成立了组合并开始传授学生。如今每逢那达慕大会、祭祀节庆、乔迁新居、老人过寿等,总会有人请他表演,多时观众可达上千人。前不久,他还到上海进博会为各国来宾进行表演,使《格斯尔》走上国际舞台。
图为金巴扎木苏在巴林右旗大板镇蒙古族实验小学为孩子们讲《格斯尔》的故事。记者张枨摄
11岁的苏利得,则是《格斯尔》新一代的希望。5岁时被爷爷讲的《格斯尔》神话故事所吸引,长大后通过“格斯尔文化”进校园活动中的文化课、艺人表演等,进一步接触了解《格斯尔》艺术,更坚定了他学习《格斯尔》的决心。
“将来我想当一名格斯尔文化老师,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民族文化。”苏利得谈及自己的畅想。现在通过每周的培训班,他和身边20多名小伙伴学会了演唱《格斯尔》。
图为金巴扎木苏在巴林右旗大板镇蒙古族实验小学为孩子们讲《格斯尔》的故事。记者张枨摄
看着年幼的苏利得认真学习技艺,金巴扎木苏老人眼中满是希望:“这些孩子是我们巴林右旗《格斯尔》的未来,我会尽自己所能,将《格斯尔》一代代传承、发扬下去!”
蒙古族诗歌背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