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个母亲的复仇》的配乐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母亲节煽情音乐   昨天母亲节,本来想着要不要带妈妈去电影院看电影,后来有事耽搁了,我自己一个人去电影院看了这部改编自真实事件的印度电影——《一个母亲的复仇》。   看完之后,发现幸好还是我一个人去看,而不是带着妈妈去看,不然的话,这个母亲节一定并不好过。在电影院里我哭了很多次,哭的很伤心,我想很多人今天带着妈妈来看,一定也是和我一样冲着片头“一个母亲”,然后就来到电影院,完全不知道在这过程会被虐成什么样。   鉴于我没有看预告片和简介,单纯的因为最近没有什么电影可以选择了,然后看到有关“母亲的复仇”就直接来到电影院,所以我根本不知道,它是跟强奸案有关。虽然看到“复仇”这个名字,多多少少会想到会有人死去,或者会是类似侦探片的类型,但没想到它居然是这么一部让人看完很压抑的电影。   溃不成声   不得不说,电影的配乐其实还是很恢宏的,随着剧情的推进也很跌宕起伏, 可惜它错就错在很多时候都太过喧宾夺主,比起剧情它更燃情,这样就免不了显得有点诱导性的“做作”,毕竟太过煽情也是一种错,它不由得会让人觉得反感,就像坂本龙一教授说的,“电影如果可以不需要配乐,那就不让配乐出现吧”。   好的音乐,是因为它有一种融洽的精神混合在里面,而不是因为它的强大,它的恢弘而导致其他画面的崩溃,让“画与音”产生分离感,这是一个配乐大师不应该犯的错误。即使每一次看电影,我都习惯性地把配乐当做首要的一点来享受,可这部电影确实很多配乐让我觉得好听是好听,但不合适。   就好像艾莉亚(萨佳·阿里 饰)在派对活动后面打电话告诉自己的继母戴维琪(希里黛玉 饰),自己将会在四点四十分回家,不幸悲剧就在此时产生,她被自己的同学和表哥他们一伙绑架了。接下来的画面就是她被塞到车上,然后发生了那惨绝人心的强暴事件。   本来气氛已经够骇人了,但配乐还是特别的吵闹,不是说它真的不好听,而是它用在此时确实不太合适,镜头上,与继母戴维琪那边的切换的模式和这边的调度,完全让人感觉不到它这种吵闹的用意,特别是后来的俯拍镜头,搭配这种配乐简直是浪费。   希里黛玉   电影后续的很多场面中,也出现了很多那种如此这般“好听又做作”的煽情背景音乐, 其实,如果真的是一部复仇片或者一部悬疑片,大可不必全部背景音乐都用得如此“震撼人心”,用力过猛,反而会让人觉得编曲的人缺乏火候,体会不到电影的内核。   像欧美那边的,同样是以母亲的复仇为题材的电影,如《三块广告牌》,《看不见的客人》,它们的配乐就真的很好的做到了相得益彰,不会主次不分,喧宾夺主。这也是为什么我在看它们这两部电影的时候,那种体验感,会比这部《一个母亲的复仇》要来的更加真实的原因。   我们暂且不说《一个母亲的复仇》是否真的忠于真实事件的改编,没有任何出入;是否真的会让人看到这件事情的改编,是符合现实意义的;它的三观是否正确,是否真的如网友所说的并不适合现在的文明社会。但在配乐这一方面上,它就已经失去了一个强力的后盾,好电影和好配乐,必须是相辅相成的,任何一方面的缺失都会导致这部电影的崩盘。   所以比起别人讨论剧情的严谨性,编剧的功力,演员的演技,或者说电影现实意义上的正确性,我更在意的还是配乐的问题,假设这部电影的配乐能够做得再优秀一点,那么它的评分肯定会越高,它的推广度也肯定会越高,而不会出现一边倒的情况。(本土大热,外国尴尬,甚至被抨击)这种真实事件改编的“再创作性”也会更加让人容易接受,也就不会让很多人鸡蛋里挑骨头,非得找出它的不好之处了。   因此,即使在电影院的我哭的稀里哗啦的,被这部电影的题材所吸引,被希里黛玉的演技折服,也被心甘情愿被它所虐,但是我还是要说一声,拜托配乐大师,以后配乐的时候不要老想着怎样制造怎样强大的音效,而是怎样让音乐与电影相得益彰,怎样才能更好的抓住人心。   end.   一家人   女儿艾莉亚   伟大的母亲   悲伤母亲节背景音乐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