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张雨生的音乐_嘉艺流行音乐_流行音乐歌词大全

  翻遍整个知乎,居然没有人正儿八经的有关张雨生的音乐的回答。   其实一直想写一篇张雨生的回答,却未逢其时。昨天新耳机到了,为了试音又过了一遍手机里他的歌,想起来要写点他的什么。   简单来说,张雨生的音乐有两个特点:超前和灵性。   先声明,当我们谈论张雨生的音乐时,我们在谈论“他”的音乐,也就是说词曲编起码得参与一个。《大海》《我的未来不是梦》《天天想你》这样的歌不在讨论范围之内,因为张雨生除了唱之外,没有参与创作。这些歌与「张雨生的音乐」也没有任何关系,甚至是大相径庭。   这里谈论的范围,是张雨生的创作专辑《带我去月球》《卡拉OK·台北·我》《两伊战争之白色才情》《口是心非》,逝世后发现的 demo,以及为张惠妹创作的两张专辑和伊能静的两首歌。   简单说下,我是从初一开始买张雨生的磁带,听《大海》,到有一天听到《烈火青春》感觉好热血好会唱,然后接触他的创作专辑才一发不可收拾。现在也时常听,一共得有10年了吧。其中《玫瑰的名字》《兄弟啊》《我期待》《沉默之沙》《永公街的街长》《再见兰花草》各有一千遍以上。   张雨生曾经那么火,这些歌却鲜有人听过。   张雨生早期也创作几首歌,在专辑《想念我》里有一首「知乎不能提的歌曲」(被知乎勒令整改了),发现好玩了之后来了一张《带我去月球》,随后销量大滑公司赶紧让其停手,上《大海》《一天到晚游泳的鱼》两张。《大海》里有一首在部队创作的《心底的中国》,《一天到晚游泳的鱼》里有《妹妹晚安》,其实前期创作还是会看到张雨生创作能力的稚嫩,在未臻纯熟的时候拿严肃的商业来实验自己的音乐想法,不是对自己高估,就是对商业低估了(现在不这么认为,即使是他最好的歌也不被当时的市场认可)。于是在《带我去月球》之后,每张专辑只放一首自己的歌,在腾出来的时间里拼命学习,于是在《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后一年,奉上《卡拉OK》的大招。   《卡拉OK》这张专辑风格很多,节奏 blues,民谣,流行,轻 jazz 等,主题也各有不同,且罕有「成人抒情」。反观现在的流行乐坛,除了情歌就没什么了,主要怪市场,不是情歌人家不爱听你有什么办法。   现在倒也好了点,有些的音乐节目也高端化了,也有更多的人接触各种不一样的音乐类型,大家的耳朵也越来越挑剔,所以现在的人正好可以听张雨生 1994 年的专辑。   解释一下前面说的「超前」,是因为张雨生接触西方音乐比较早,现在我们听他的歌也不觉得老气。   90 年代、世纪初的歌,我们现在拿来听,都会听到有种“老”的味道。具体来说就是唱法简单,编曲简单,结构简单,录音条件不好。我们渡过那个时期到现在听惯各种精细的细节丰富的西方式现代音乐,自然觉得不耐听了。   但是张雨生的音乐绝不会不耐听。   拿一首歌来谈谈吧,《永公街的街长》。这首歌即使放在20年后的今天,也是不折不扣的神作。   开头是老太太的自语,充满回忆和叹息的口吻。音乐慢慢升起,老太太的声音弱下去了,吉他三点两声地出现了,直到老太太的声音完全消失,吉他成为主角,不慢不快地叙述着什么,开阔,空灵。然后张雨生的一段“唱腔”出来,处理成了收音机的风格,一下子让人联想到老台北的年代。   戏完了之后,乐器无缝从收音机中切换到现实。   这段营造的感觉就是把你代入到他要说的时代,用老太太、收音机等意象营造这种氛围,然后当乐器从收音机抽出来到耳边时,就是由回忆回到了现在。   接着一段急促的拨弹,直到歇止后,张雨生的声音出来了,接着乐器跟上。张雨生这段没有唱一个字,却非常好听。整个前奏,每个音符都精雕细琢,每个部分都耐人琢磨,好听。   终于开始唱了,歌词说的是一个附近的流浪汉,当时大家戏称他为”永公街的街长“,因为他时常在这里游荡。   现代人可能对这个很陌生,因为彼此对邻居都不熟悉,更别说流浪汉乞丐。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大家都不富裕,却也是会拿出一些饭给附近的流浪汉、乞丐。早市上摊贩施舍给乞丐的场景也总是让我觉得温暖。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张雨生在什么的心情下写出这首歌,小时候的流浪汉”街长“,是个在全村吃百家饭的人,那时候人人虽然不富裕,也不会让这样的人饿死,各家帮助一点给他。现在现代化来了,社会却容不下一个流浪汉。   因为他是”文明社会的罪与罚“。流浪汉的存在,是与”文明社会“对立的。而没有文明社会的时候,流浪汉反而活的更好,人们似乎也更善良。现在,却不知当初的流浪汉过得怎么样,去了哪里,是否依旧尚在人世?   再说说这首歌的结构。大家听惯了流行,流行歌的结构无非是1,前奏-主歌-副歌-主歌去一半-副歌两遍-完了。(参见《洋葱》)2,开头副歌-前奏-主歌-副歌-主歌去一半-副歌两遍-完了(参见《死了都要爱》)3,基本结构同1,但会在“副歌两遍”中插一段别的旋律。4,5……诸如此类。特点在于总是要重复主副,对变化的寻求只局限在间奏,歌词上。   但《街长》结构不是这样的,张雨生很多歌也在不遵循这样的结构。音乐本来就是要自由随性的,只受想象力的束缚,而不是结构的束缚。《街长》的主歌没有重复,第二次副歌时,歌词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多了不少,旋律也做了很多延伸和改变。这首歌感觉不到明显的结构,但大家却都在该在的地方。   最后的部分,张雨生的声音在后面若有若无地随着旋律唱着,直到9.21秒到了最高音,到了f4#,是什么概念呢?c3是两点的1,f4就是三点的4旁边的黑键.没有男生能达到这个音高。   结尾处用了收音机或电视机的音效,断断续续的声音中,结束了。首尾呼应。   整首歌有9分52秒。(顺便鄙视一下虾米音乐的9分49秒版)像一场旅行,一次从回忆到思考的过程。一首近10分钟的歌,每一处不显得冗余就不简单了,如果能做得拿捏得恰到好处,使得每一处都有存在的意义更是困难。我为什么鄙视9分49秒的版本呢?因为听了十年9分52秒了,最后总有两三秒的空白留给人收拾情绪,现在给掐了,放完突然就转下一首歌,怎么能习惯。   《永公街的街长》,当大家听情歌听厌了的时候,不妨拿来听听。也请真正懂得音乐的人,从音乐专业的角度来评价一下这首歌。   前面说到张雨生的高音。这点被很多人“捧杀”。大家提张雨生,第一是《大海》《不是梦》,第二是高音。既没有说到张雨生的音乐也没摸到张雨生的高音的边。对张雨生来说,High C 说来就来毫不费力,早期有个节目他展示过他真音能高到哪张雨生,月琴。听到高音俩字,就觉得很俗,也把张雨生的高度拉下来了,其实高音并不是他最大的特点,后期的专辑《口是心非》里,只有三首歌展示了高音。他声音最大的特点,是不受音域的限制,可以随心所欲地用不同的音高表达音乐。唱功上也没有问题,气息稳颤音好音色干净,有了高音加分,实在是非常难得。   再说说灵性,除了之前提到的“结构”,再说俩小细节。   在《口是心非》专辑中,第6首名字叫《爱情...》,第7首是《…的图案》,前者是纯音乐,两首歌用的乐器、风格都一样,合起来就是《爱情的图案》。有点像把一首歌的前奏拆出来独立成了一首歌。   在《两伊战争之白色才情》中,第3首是《后窗》,第4首《发晕》。名字和内容上没有关系,但是后窗的结尾在左声道用的沙锤,节奏和声音大小和《发晕》的开头一模一样。连着听都感觉不到换歌了。这是专辑中每首歌的“关联感“。   我们一般看专辑,无非就是几首歌拼凑在一块,或者风格相似,或者风格大相径庭都可以。每首歌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张雨生也没办法做到每首歌之前都有关系,哪怕做到了也反而不好,这又不是音乐剧,音乐要保持独立。但既然都在一个专辑里了,怎么办呢,于是张雨生想到用刚才说的玩法建立一点关联感。   这有什么用?没什么,就是好玩。玩音乐不就得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灵性么。音乐本来就不是沉重严肃的论文,不是固定的流水线。   ------------------------------5:56分了-----------------------------   未完待续。先碎觉了。   -----------------------------update in 8/16 ------------------------   将近一个月,终于要更新啦。   为什么一首歌能听上千遍呢?大家都有种体验,一开始听某首歌特别好听,但是听多了之后就想吐了。比如《江南style》,《千里之外》等那些曾烂大街的歌,再听就难受了。   我们为什么会听厌呢?其中一点就是,这首歌没有耐琢磨的地方。一首歌能经得住百遍以上的摧残已经挺厉害了,千遍以上的话完全可以称得上是经典了。其实我也难表述具体的感受是什么,只是当我遇到单曲循环一天,两天,一周,两周后,还有欲望继续这样听下去的音乐时,我知道它一定是好的。你了解它每一个音符,演唱中每一处的细微变化,还有兴趣一遍一遍地听,每次都有不一样的感受,都能找到之前没注意到的地方,那种感觉是很奇妙的。   说点唱功,比如《沉默之沙》这首歌,整首歌的乐器只有一把吉他。这样演唱是极难的,印象里这样能唱好的只有 Adele 的《Someone Like You》。还有张雨生的每一个转音都处理都十分美妙。看看现在节目上某些“转音”著称的歌手,都是些什么玩意:凌乱、不合拍、不合调性、为了转而转、不转不是中国人,对比张雨生的转音,高下立判。张惠妹也很明显受她的的影响,到后期的歌转音当时和最早期也是一样的。   ------------------思路凌乱,下次再更------------------   ---------------------2015.7.28---------------------------   (貌似时间跨度是大了点)   适才酒后又听到了《沉默之沙》,听得张雨生在耳边轻诉“喝了酒会有点醉 爱人走了掉眼泪”,瞬间被无可奈何的凄凉包围了。   这几日听他情歌较多,愈发觉得他歌词写得好。近来自己伤感的时候,总会想起《甩开》的词,   我不会做作那些潇洒的孩子气尽管我的歇斯底里我的自虐自弃对你已无何意义每当在一段感情中失落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自虐自弃”,饮酒,运动,消极,自毁,自我放逐。似乎要扒开自己的伤口给对方看,你看我,我因了你才这样。可越是这样,越会换来对方异样的眼光,我的歇斯底里,我的自虐自弃,对你已无何意义。   每一天虚无中醒来突然自怨自艾的老的残破期待这句对爱情中的无望感描绘得淋漓尽致,自己明明要决心开始新的生活,可是还是忘不了那老的残破期待,每天在这种自我折磨的矛盾中活着。   不再拥有你包括灵魂和你的胴体不再拥有你的欢愉或心悸曾经发自肺腑的那些至美情绪一旦认识到以后接受这样的未来,怎么能不难过。   当然也有浪漫炽热的情话,比如在《...的图案》,   请你给我一个吻吧 我便不会再惧怕我将贴身藏起酥麻 抛开所有的牵挂请你给我一个拥抱 我便情愿被燃烧我将秘密进行浮雕 歧视所有的依靠记得第一次听到这两句词时,被迷得身心荡漾。   请你给我一滴泪水 附着魔咒的甘泉当我不慎任她下坠 赤道也叠起了雪多浪漫的词,如果你流泪,那么全世界都坠入了冬天。   除此之外,也有跳脱轻松的情歌,比如《我的心在发烫》,   爱得慌我无处可藏你想一想要怎样才能够摸索出适切的表达正好趁这首歌说说张雨生音乐中的“变式”,这首歌用ABABC的结构,也就是主歌-副歌-主歌-副歌-结尾的结构。可是好像除了歌词看起来是这样,听起来完全不一样,让人感觉不到重复,情绪又层层推进,有层次感。   很多流行歌曲大都要来两次主歌和副歌,听起来完全一样,不知道他唱到第一遍还是第二遍。少了精雕细琢的细节,也就少了很多耐人寻味的点。听多了,自然就腻歪。张雨生擅长把同样的词用完全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很有意思。   同样在《后知后觉》也是,这首歌是ABABB的结构,主歌两遍,副歌更是重复了三遍,但每一遍都绝不相同,极尽变化之能事,再加上高级的转音,这首写给自己的歌简直是炫技。后来听阿妹和金池翻唱过,但她俩在起码的音乐品味上就差远了。张雨生的音乐有的像《未知》编曲繁复宏大,有的像《沉默之沙》简单到只有一把吉他,但都有一点共性,精致。他的音乐能真正突出音乐来,伴奏不再可有可无,不是简单粗暴,而是要和人声合作,此起彼伏地演奏一首音乐来。   流行音乐比古典音乐的好处,一是有更容易让我们感知情绪的人声,二是有歌词让我们知道发生了什么。很多人听不进去古典,却可以听电影原声,因为听电影原声时我们能回想起电影的情节,知道这个音乐要表达什么,才能引起情感共鸣。   听流行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歌词是什么那就是什么了,更顺畅更准确。而且加入了文字,变得更有让艺术家施展的空间。   我之前写过一篇回答,其中有句话“经典应该是于细微处见功夫。能够让人细细琢磨品味,才能达到不厌的境地”。   还有《我期待》这种我想不会有谁不喜欢的歌,想当年初中时,在MP3里混混沌沌的声音中,这首歌把我美的快飘起来了。   其他人,比如卓义峰之类的把这首歌唱的声嘶力竭,简直唱出了愤怒的劲来,我期待成了「我真他妈期待」,让我很不舒服。这也难怪,这首歌除了张雨生之外,还有谁能唱高音不唱的那么吃力,能像张雨生这样唱出美感来。高音对张雨生来说只是工具,不是武器。   -------------------下次说说他给阿妹和伊能静写的歌-----------------------
发表评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相关文章